您现在的位置:温都在线 正文
  10年后的主流技术是什么?这是墙子跃和他的科研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像墙子跃这样的科研人员,还有600多人。

  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团委书记吕娜介绍,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先进能源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支持平台、创新成果孵化平台、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人才队伍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51%,86%的青年为硕博以上学历。他们关注着无人涉足的领域,期望能摸清未来发展的脉络。

  为什么这群年轻人能有勇闯科研“无人区”的底气?“我们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支撑青年参与创新创造,共青团组织也会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有利条件,不断打破青年成长的天花板,鼓励其追求更高的价值实现。”吕娜表示。

  从0到1 从1突破

  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未来科学城西南一角,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支撑集团科技创新的使命任务。343亩的科研创新基地被绿色环绕,穿过小花园,一片实验厂房,一个个“大块头”立在里面。“我们面前的这个大型台架,是最新的铅铋堆关键技术实验设施。”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第一团支部书记孙培栋介绍。

  “核能发展经历了切尔诺贝利事故、福岛事故的负面影响,进入了很长时间的冰窗期。伴随着第三代反应堆非能动技术的批量化应用,核能进入了复苏阶段。”孙培栋说,“铅铋堆”便是第四代反应堆技术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第四代反应堆技术相比于三代堆,有更高的燃料利用率,更严格的安全技术指标,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小微化和规模化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从2015年到2023年,团队从无到有,“最初我们团队只是找到了一个方向,国际上基本没有该项目的成功范例,大家只能利用做其他项目的空闲时间,为这个项目积累预研准备。”孙培栋回忆,项目团队80%都是年轻人,大家毕业就加入团队,“铅铋堆”的基础体系与大家在校接触的水堆体系不同,面对空白的新领域,所有人都要从头学起。

  “当时,不同研究重点的年轻人常常会为一个设计思路争得面红耳赤。”孙培栋笑着说。

  有些人主修热工,有些人偏设备,还有人偏物理,大家经常会基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质疑。“在会议室,大家关起门来吵一吵,走出来的时候就能拿出解决方案。”

  8年,“铅铋堆”技术实现了从纸面的预想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今已规划推进到了第3期实验。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的孙培栋有了新愿景,“未来我们希望把第四代反应堆做小,小到能够放到社区外部,为整个社区甚至是半个城市源源不断地发电,期望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惠及民生”。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

  2015年9月,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刚刚合并组建完成。第一步先落在哪儿?

  “随着原来做的重大专项逐个收尾,大家将目光转向了更前沿的领域。”孙培栋感慨,那时几个人经常坐在会议室里交流技术构想,讨论完之后分配任务,然后再分头调研,像是一群“候鸟”,时聚时散。

  “当时觉得周而复始的工作很枯燥,但没人放弃,大家都在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拿出一个项目来。”对他们而言,唯一明确的就是,国家需要什么,那就做什么。

  攀越科研高峰,没有捷径可走。有些难题,想要破解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让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核电强国,这是我们一代代科研青年肩负的使命,甚至可以说是刻在心头的烙印。”吕娜介绍,团队内许多前辈从入职开始就在研究一个项目,跨越了这些科研人员的中青年时期,“一个项目基本上等于一个青春”。

  今年刚满26岁的杨雨薇是项目组里最小的“妹妹”。2021年7月,杨雨薇入职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一年后就加入到离网型规模化风光直流制氢项目组。

  “特别难,国内在这一块从来没有过成功的案例。”杨雨薇在前辈的精神感染下,也把这场挑战视作使命。

  风光直流制氢到底是什么东西?它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怎么做系统融合?“不会就学!”杨雨薇开始跟着前辈,一步一步地学,“最开始接哪根线我都需要观察模仿”。

  困难在现实中被放大,又在回忆中被纾解。“回看过去,最困难时为了找到风光氢储的最优容量配置,设计电氢耦合系统控制策略,40多家企业我一家一家地联系,直至最终形成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3个月的努力,杨雨薇轻描淡写地说道。

  现在,杨雨薇已成为离网型规模化风光直流制氢关键技术研究及实证项目中的子课题负责人。留着一头齐肩短发,和人交谈时稍显内敛的她,介绍自己项目时,却是满眼的坚定,“我不怕质疑,我们用实力证明”。

  正是凭借这群年轻人在“无人区”的探索实践,如今,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在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历年来共承担各项科研课题130余项,专利申请量近600项。

  是接力,更是传承

  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和瑞储能公司科研员孙雨潇身份的第一次转变是在2019年年底。

  “一开始我是搞地热开发利用的,后来做铁铬液流电池这个方向。”在孙雨潇看来,从和岩石打交道到研究电池,算是一种跨专业“上岸”。

  “最初我对系统构成一点不懂,经常请教领导和同事,自己去摸索。在之后的测试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出了很多提高系统测试效率的方法。”

  孙雨潇所在的团队从最初只有10个人,壮大成了34人的“大部队”,项目也在一棒又一棒地接力,未曾停歇。“我们自主研发的铁-铬液流电池‘容和一号’,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孙雨潇说。

  “雨哥,地球能不能打穿?”这是发生在科普课堂的一幕,高一的孩子们在孙雨潇的课堂上脑洞大开,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孙雨潇一一耐心解答。

  从2018年入职,孙雨潇就开始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最开始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大多连1度电的概念都没有。”

  把专业讲得“不专业”是孙雨潇的授课风格。“每年的讲课内容我都会和学生、老师先沟通。”此外,在开讲前,孙雨潇还会和其他同事预讲,“科普的内容一定不能讲得太深,要让学生听得懂”。

  这几年,孙雨潇的科普课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课外课程,“40多个名额每年都会选满”。

  更让孙雨潇欣喜的是孩子们日益增长的好奇心,“现在不只是讲授,我们还会组织学生到研究院内,实地参观真实的科研实验场所,让他们了解目前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在高效光伏电池领域,墙子跃所在的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在研究的钙钛矿叠层晶硅的两端叠层技术又有新突破。“虽然两端叠层的技术难度大,但在后期电站的适用性更广泛,科研不仅是为了赢在现在,更应该是把握未来。”

  2022年7月墙子跃团队完成第一阶段实验室验证,成为国内少数掌握底电池与顶电池完整制备技术的团队。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机构测试,小面积叠层电池效率已达29.4%。

  墙子跃的未来目标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够使我们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助力中国‘3060’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