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资讯晨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兰州在线 正文

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也为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在2024年,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具体来说,这包括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创造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良好营商环境,以促进经济发展。

许多企业负责人都表示,在面临投资地点选择时,他们更愿意选择代价更高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以换取更优良的营商环境。他们认为,只有具备便捷高效、公平竞争和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的地方才能够提供稳定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关键。相比之下,一些地区为了吸引投资,可能会提供所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然而,这些地区营商环境相对滞后,缺乏高效的行政体制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这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去年我们有一项全球业务,按惯例需十多个部门开具证明,时间至少需一个月,但当地部门主动对接,仅用3天就帮企业办妥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波说,政府部门急企业之所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这就是好的营商环境。

上海近期发布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已是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7.0版;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近段时间,中国多地密集出台举措,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显著的经济体之一,不断推动国企、民企、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活力释放。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不同地区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仍有落差,国际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带来新的挑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仍然是我国释放市场活力、激活发展潜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唯有确定的规则、法治的环境。“针对仍然存在的各类‘旋转门’‘玻璃门’,我们将进一步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破除地方保护和所有制歧视。”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孟玮近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一个更加统一的大市场,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壁垒,发挥中国大市场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积极主动地对接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构建更加统一的大市场方面,我们将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打造更多开放合作平台。

营商环境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而优化营商环境则是一项持续进行的工程,没有终点,只有始终在进行中。

各地已经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全力开跑,这将汇聚成一股改革创新的洪流,进一步发展和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